
春山如黛,松风似弦,当晨雾漫过青阶,犬吠惊起林间雀,这样鲜活的山野图景,在王维的笔下总藏着一抹不易察觉的清冷。
他的田园从不是喧闹的盛景,而是万物自在生长时,独留诗人静观的留白。
流泉漱石,花影移墙,大自然的每一缕气息都蓬勃热烈,可这份热闹却似隔着一层薄雾,与诗人的心隔着一寸疏离。
正是这份孤寂,让他的目光格外澄澈——能捕捉到斜阳漏入竹窗的角度,能听清晚归樵夫的脚步声渐远,也能将这份闲适与落寞,一同揉进《山居即事》的字里行间。
此诗主要描写了王维隐居山林之后的生活和山林里的自然风光,流露了王维对闲适生活的欣赏,也透露出了王维的寂寞。
图片
《山居即事》
王维〔唐代〕
寂寞掩柴扉,苍茫对落晖。
鹤巢松树遍,人访荜门稀。
绿竹含新粉,红莲落故衣。
渡头烟火起,处处采菱归。
这首诗的大意是:
寂寞时的茅舍,柴扉总掩着,暮色里透过残阳一抹。茅舍四周的松林里,遍是鸟儿雀儿们的巢窝,很少有客造访寒舍。
春光映照着尚含着一层白粉的嫩竹破土,秋晖里,我观赏着红莲的花瓣脱落。蓦然间,远处的渡头已点起了灯火,处处都响着采菱女的歌。
这首即事诗是即事感慨。诗人即何事而作此诗,已经难以得知,但诗人的落寞感清晰地通过诗句传达出来。诗人似乎在通过描写山景,隐喻一些山居以外的事情。
图片
首联是作者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,人在门外亦可掩扉也,当是室内寂寞,故出门掩扉,环视山居外景以解闷,正切诗题“即事”者,咏眼前景物也。
落日熔金,将他的身影拉得颀长,此刻天地间仿佛只剩一人、一扉、一斜阳,这份孤寂不是凄凉,而是卸下官场枷锁后,与自然对视的从容。
颔联以鹤巢与访客的对比,体现出山居环境的清幽。
松树间随处可见鹤巢,灵动的鹤影为山野添了生机,它们是自然的主人,也是诗人最亲近的邻友;而寻访柴门的人寥寥无几,恰好印证了诗人远离尘俗的选择。
鹤的“闹”与访客的“稀”形成反差,却愈发凸显出诗人的安然——他无需俗客点缀,只需与松鹤为伴,这份清净,正是他归隐所求的自在。
颈联通过自然中嫩竹、红莲的活力,来反衬王维心中的寂寞。同时,王维对自然风光的细腻刻画,也体现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喜爱。
尾联描写了太阳落山后,采菱人归的热闹场景。即渡口处的渔火星星点点,原来是去往各地的采菱人荡舟来归。
末字落在一个“归”上,暗合其归隐之意,隐隐有陶潜之情。
整首诗无一字直言“闲”,却句句皆是闲情;无一字明说“寂”,却处处藏着孤寂。王维的高明之处,在于将心境融于景致,让自然的热闹与自身的孤寂和谐共生。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富豪配资-富豪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怎么开户-在线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