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6年前,平津战役在东起河北唐山、西至张家口,长达500公里的战线上打响,并取得胜利,确立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。如今,在天津市平津战役纪念馆里,一件件展品承载着关于这场战役的记忆,一场场宣讲向新时代的人们传递着共和国光辉的革命历史。
作为全面展现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专题纪念馆、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,平津战役纪念馆近年来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,通过开展研学活动、开设思政课等实践,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革命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。
“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参观人群以家庭为主。家长希望通过参观红色场馆让青少年了解党史知识,鉴往知来、培根铸魂。”平津战役纪念馆副馆长祁雅楠表示,聚焦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弘扬,纪念馆整合“平津红+国防绿”资源,打造了“津彩研学课堂”,推出“红色寻宝之旅”“快乐制‘皂’筹物资”等难度与时长各异的研学体验课程,互动性强、参与度高,带动了青少年传承红色精神的积极性。在开展线下研学的同时,平津战役纪念馆还打造了“军威园知识知多少”、动漫课堂等富有趣味性的线上科普课堂。
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,不仅要在文博场馆内开展研学,也要让红色教育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。依托视频和图文资料等馆藏资源,平津战役纪念馆创新思政课讲述方式,走进天津市多所大、中、小学校开展思政教学活动,构建起“专业讲解员+志愿者讲解员+红领巾讲解员”的宣教矩阵,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讲解中多维度思考,体悟革命精神赋予新时代青少年的内涵。此外,纪念馆还将思政课堂搬到了解放天津的红色地标中,让革命精神融入真实的历史场景中。
祁雅楠介绍,平津战役纪念馆常与业内专家交流经验,面向各地青少年研学团体讲授思政课,探索“馆校社铸魂育人”的红色教育新模式。今年馆里接待了“祖国情 中华行”新疆·阿克苏青少年第7期研学团,来自新疆的孩子们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有意义的时光。
在弘扬红色文化的探索实践中,平津战役纪念馆还根据参观者需求不断优化红色旅游产品,拓宽红色文化传播渠道,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革命历史、赓续红色血脉。戴上智能眼镜浏览文物信息,让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以影像形式鲜活呈现;进入线上虚拟展厅,72个互动热点涵盖了馆内精品文物和重要历史节点;在新媒体平台上,围绕重要节庆、纪念日推出主题展,进一步丰富了纪念馆的展览内容;“小小讲解员”聘书颁发仪式暨“小小金话筒”秋季学期汇报展演等活动,培育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怀;围绕平津战史、全民国防、珍爱和平、创意文具四大主题,推出百余种兼具收藏与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,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魅力。
通过数字化建设和红色旅游产品研发,平津战役纪念馆让革命文物展览展示更加生动鲜活,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。据统计,开馆至今,平津战役纪念馆共接待国内外观众2700多万人次。未来,该馆将在坚守主阵地的基础上,努力开创“馆内外融通,线上下覆盖,全时段服务”新平台,与300多家单位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,与地铁、高铁、航空、影院共同打造红色课堂,与中国人民大学、香山革命纪念馆、南开大学、河北师范大学、西柏坡纪念馆5家单位成立京津冀馆校融合“大思政课”建设联盟,打造“六进”“研学”“科普”“文创”“思政”新品牌,走出一条“共建、共育、共享、共赢”的新路子。
2025年7月30日《中国文化报》
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
《平津战役纪念馆: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血脉中传承》
富豪配资-富豪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怎么开户-在线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