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衡山乃五岳之一,横亘湘中,雄奇磅礴,风景优美。
清人谢济世称:“五岳群推南岳雄,祝融南岳最高峰。”
祝融峰是南岳衡山的主峰,七十二峰之最高者。
峰巅有上封寺,寺东有望日台,是观日出的好地方。
1891年秋天,二十六岁的谭嗣同在晨光曦微中登上祝融峰,写下这首《晨登衡岳祝融峰》。
诗中藏着山巅的壮阔,更藏着他对山河的赤诚与变革的豪情,读来让人热血激荡。
图片
《晨登衡岳祝融峰》
谭嗣同〔清代〕
身高殊不觉,四顾乃无峰。
但有浮云度,时时一荡胸。
地沉星尽没,天跃日初镕。
半勺洞庭水,秋寒欲起龙。
这首诗的大意是:
置身于祝融峰顶,一点也感觉不到它的高,环视四周,竟然看不到任何一座峰峦。
在高入云霄的绝顶之上,只有白云飘过。浮云动荡在自己心胸之前,顿觉胸臆开张。
大地沉入云海之中,星星也隐没在云雾中。初出的太阳就像刚刚冶炼过的火球,霎时光焰万丈,染红了天际。
从高峰俯瞰,八百里洞庭湖小得像半勺子的水。深秋时节的朝阳映在湖面,波光闪耀,如龙起舞。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衡山祝融峰所见的景象。诗中对祝融峰的描写则充满着生动的典故,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中,宛如信手拈来,真实自然。
图片
首联写祝融峰之高,让人在山顶上感觉不到自己的高度,放眼望去四周都是平地,没有其他的山峰。
“殊不觉”三字说明自己虽身登峰巅,却如履平地,意犹未尽。
“乃无峰”三字掷地有声,既写出祝融峰“五岳独秀”的雄姿,更暗喻着诗人超越世俗困局的胸襟。
颔联极言祝融峰的高峻与雄伟。众峰不可见,唯有浮动的白云时而飘过,令人胸臆顿开。
“荡胸”二字化用杜甫“荡胸生曾云”的诗意,却多了几分少年意气,浮云既是山间实景,也是世间乱象的隐喻,而诗人以“时时荡胸”的从容,展现出直面困局的气度。
颈联描写日出壮观,如椽之笔,力透纸背。天地好像突然沉落,星星全部在夜幕上消失,天竟然跃动起来,东方呈现出金子鎔化般的灿烂辉煌,那是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。
“沉”与“跃”的对比,“没”与“镕”的呼应,将昼夜交替的瞬间写得极具张力。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摹,更象征着旧时代的落幕与新希望的诞生,暗合着谭嗣同渴望变革的心境。
尾联将目光从天际收至远方,意境陡然升华。站在祝融峰上远眺,浩渺的洞庭湖竟如半勺清水般小巧,秋意渐浓的湖水中,仿佛有潜龙即将腾跃而起。
“半勺”的夸张笔法,尽显山巅视角的雄阔;而“欲起龙”的意象,则是诗人精神的化身,那潜龙既是他心中的豪情,也是他期盼的变革力量。
此刻的他,将个人抱负与山河命运紧紧相连,诗行中满是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”的担当。
全诗抒写祝融峰顶观看日出领略无限风光,景象开阔,气魄宏大。
其蓬勃生机正是诗人远志高怀之形象再现,诗如其人。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富豪配资-富豪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怎么开户-在线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